1. 中医康复专业的服务对象涵盖面广,社会需求量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保健意识也与日俱增,康复保健事业亟待发展。就目前而言,其主要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残疾人:据联合国估计全世界残疾人总数约占世界人口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有将近6亿残疾人,而我国残疾人总数已愈万。如此巨大的残疾人群体将对全球康复事业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老年人: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已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人口 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我国从2000年开始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将近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7**)。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老龄化人口将以年增长3**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到1.77亿。同时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家庭养老资源逐 年减少,老年化问题将更加突出。在老年人疾病与保健方面,中医康复治疗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康复慢性病人:慢性病病人往往需要长期治疗,中医中药、针灸按摩在慢性病康复中的突出作用是世人皆知的。
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生活方式病,尤其是它 的“前奏”——亚健康。WHO通过测定,宣布全世界有60**的人处于第三状态(我国有学者报道髙达70**),战胜亚健康是21世纪保健主流。因此,研究和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而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具有潜在的优势,目前开设中医康复专业也是顺应时势、顺应潮流。
由此可见,中医康复的服务对象几乎覆盖了所有人群,社会需求量大,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以新疆地区为例对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新疆有106.9万残疾人;昌吉州从200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底全州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3**,并以每年4.5**速度递增,老龄人口比例高于全疆2.37个百分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因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等因素,慢性病正成为我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和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新疆地区的康复需求是巨大的,但新疆各级医院的康复科设置、专业**及专业质量等康复医疗资源未达到卫生部对康复医学科设置的基本要求。优势资源集中在首府三级医院,康复人才匮乏。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合理配置康复医疗资源及通过多种方式规范培养康复专业技术力量,使之与新疆康复医疗整体需求相适应非常紧迫。

中医康复技术训练中
3.中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育现状
国内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滞后,中医康复教育更为突出。康复医学的兴起在西方不到半个世纪,在我国则是上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祖先几千年以前就已经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技术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有着潜在的优势,不过中医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康复理论体系,故而中医康复是一项崭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研究价值。培养全能康复人才应该是以既熟练掌握现代康复理论,又能够熟练运用中医康复技术手段的康复治疗师为目标。
我国卫生部1984年就已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医学院校设立康复医学课程;并于1999年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应实行防治保康一体化的服务。199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法》中指出“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院校应有计划地开设康复医学课程,设置康复专业,培养各类康复专业人才。”卫生部、中残联、 民政部和全国妇联关于《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的规定》中明确指出:综合医院要设立康复医学科,要设置一定数量的康复治疔师。且对于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康复学科应设的康复治疗师的数目都有具体的规定。**还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将发展康复医学和社区康复服务作为卫生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国康复医疗人力匮乏,现代康复医学(尤其是康复治疗学)的技术未得到推广。康复医学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学术力量尤其是康复治疗师的力量薄弱,及待培养专门的康复治疗人才加人康复医学的服务、 教学与科研队伍。据国家教育部资料,截至到2001年在我国本科生专业目录中尚未列人康复治疗学的名称,高等医学院校中尚未开设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开设专科专业的院校也不到十所。中医康复专业的开设更是落后。直到1994年,开设了中医康复课程的中医院校还不到四所,虽然目前大部分中医院校都已开设了这一课程,但是开设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中医院校仍十分有限。

中医康复技术训练中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医康复基于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医学,具有潜在的优势,适用范围广泛,国际国内的发展前景都非常广阔,而且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人才缺口。我们认为将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作为一门单独学科是紧迫而必须的,既符合我国教育方针和21世纪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积极发展中医药学的方针政策,又符合疾病结构的改变、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和社区 卫生服务对康复治疗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因此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