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业余)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医学影像学
二、教育类型及培养层次
成人高等教育,专升本
三、入学条件
原则上应具备相应专业专科前置学历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等相关工作。
五、基本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南山”风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具有主动、负责、服务与关怀的精神,具有利他精神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坚持以减轻和驱除患者的病痛为己任;实事求是、诚实正直、坚持真理。
3.树立终生学习观念,追求卓越,并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沟通协调,尊重同仁,慎独意识强。
5.具有创新意识,能主动获取信息,并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及分析批判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追求卓越。
(二)专业知识要求
1.掌握医学相关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
2.掌握生物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疗实践。
3.掌握人体各阶段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正常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4.掌握人体各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物知识,以及造影剂使用和合理用药的原则。
6.具有综合医学影像学知识及掌握合理选用影像学检查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影像、临床—影像的综合分析诊断能力,具有综合医学影像学知识并能合理应用各项影像检查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7.掌握一般危重症、疑难疾病的影像诊断、处理知识。
(三)专业技能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有较好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3.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影像技术学、核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4.具有运用各种影像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能力。
5.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利用电子数据库或其他资源库,检索、评价和利用生物医学信息的能力,并将有关资源用于医学实践。
8.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应外语阅读本专业书刊的能力。
六、修业年限
1.修业年限:2.5 年,可延长至 5 年。
七、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影像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医学影像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局
部解剖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八、成绩评定、毕业要求及学位授予
1.成绩评定: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具体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2.毕业要求:符合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毕业要求,并且获得毕业**低要求学分。
3.学位授予:符合国家教育部和我校有关学位授予规定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授予医学学士学位。